
汨罗融媒体讯(记者 何静凡)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 “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”,这一政策导向为乡村振兴与农村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。
汨罗市积极响应号召,以 “小规模、小群体、小成本、大思路” 为发展模式,将庭院经济与农村养老深度融合,探索出一条 “以地养院、以院促养” 的可持续发展路径,让房前屋后的 “方寸闲地” 变成了 “增收宝地”,实现经济、社会、生态效益协同发展。
5月初,记者走进古培镇敬老院,清新的草木香沁人心脾。院前开阔的大坪上,梨树、桃树、石榴树、枇杷树错落有致。一旁,西瓜苗舒展着翠绿的叶片,尚未成熟的农作物尽显生机。
古培镇敬老院
院长夏习文自去年底任职后,积极响应号召,凭借以往担任村支书积累的丰富种植经验,对院内闲置荒废的土地进行全面改造。
“我们坚持种养结合、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。” 夏习文介绍,敬老院在原有的养猪养鸡等基础上,因地制宜开辟了种植区域,不仅种了西瓜、梨树、桃树、石榴树等十余种作物,还种上了药用植物艾草。同时养猪产生的肥料经过处理后,成为肥沃种植物的天然养料,实现了资源的闭环利用,既环保又经济。
“改造这片土地,是为了保证院里农产品的自给自足,让老人们吃到纯天然的绿色食物,同时降低生活成本。”夏习文告诉记者,庭院经济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,更重塑了乡村养老的文化内涵。敬老院里,身体条件允许的老人们参与耕种、养殖,既延续了农耕习惯,又缓解了孤独感。劳动带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,让老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,同时也提升了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。
古培镇利用闲置土地发展种植业
古培镇敬老院的实践是汨罗市养老院庭院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。目前,全市7家乡镇敬老院中,超半数已成功开启庭院经济模式。各院利用闲置土地,因地制宜开展蔬菜种植、家禽养殖、鱼类养殖等庭院经济项目,实现食材自给,降低采购成本。部分乡镇敬老院还引入科学管理模式,制定详细种植养殖计划,合理安排人员分工,提升运营效率。
大荆镇和汨罗镇敬老院通过立体种养模式,全院伙食成本降低25%-35%,真正让闲置土地“生金长银”。
暮色降临,古培镇敬老院的厨房亮起暖黄灯光,新鲜采摘的蔬菜在锅中翻炒,散发出阵阵香气。这些散落在汨罗乡间的“养老菜园”,正用土地的馈赠,书写着乡村养老的新篇章。
一审:徐 娟
二审:刘晓元
三审:张 为
责编:刘晓元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时政纪录片丨雪域情深——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纪实
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新征程
幸会中国 | 守护珊瑚之美,共筑“海洋命运共同体”
“湘超”主场全部确定!14路湘军队伍就等哨响 快来为你的主场摇旗呐喊吧!
备战“湘超”邵阳、益阳热身赛场风云起
湖南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这个周末最高气温将达37℃以上
全国“村BA”南部赛区小组赛 湖南浏阳永安镇队VS浙江苍南队 比分84:69压倒性胜利
湘超竞赛规程中对于球员 年龄分布的限制是为了什么
下载APP
分享到